- 手机:
- 158-1300-2970
- 电话:
- 020-2907-1508
- 邮箱:
- 6384100@qq.com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兴华街971号
沐光,太阳的灿烂在鄂托克前旗化作绿色电流奔腾向鲁;驭风,风卷起的呼啸在鄂尔多斯草原上化作清洁能源流向远方......在鄂尔多斯,5年非凡,绿色点缀,推动着电网的转型升级;5年奋进,新能源迸发,书写着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人底色。
“十四五”以来,中国绿色转型发展步伐坚定、成效卓著,能源向新向绿的画卷铺展到内蒙古,便又是一曲唱响草原绿能的长歌。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内蒙古新能源建设锁定“两个率先、两个转变、两个超过”的总体目标,在《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中明确,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构建多元互补、稳定高效的新能源供应体系。五年来,体系渐成,现代能源产业集群次第崛起,大型新能源基地建设辐射开带动,绿能产出并等待着被输送、被消纳,这份渴望向电网建设发出挑战。
是挑战更是机遇,内蒙古电力集团鄂尔多斯供电公司遵循集团公司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路径,聚焦“双碳”目标,以坚强电网筑牢地方产业发展根基,在草原、在沙漠、在黄河几字湾的怀抱中真正做到建绿、护绿,与绿共存。
在广袤的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深处,一片片光伏板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涟漪,在金色的沙海里碧波荡漾。在这里,蒙西基地库布齐200万光伏治沙项目正在将源源不断的绿电送上电网“高速路”点亮万家灯火。而在鄂托克前旗上海庙地区,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4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正在以长城500千伏变电站以及双维500千伏变电站为两大锚点将绿电辐射向山东。
采煤沉陷区的光伏板,一平米可以发电1.6度,全年发电超18亿度,相当于一年节约标准煤炭54万吨;沙漠深处的“蓝海”,年均发电量约41亿千瓦时,可修复治理10万亩沙漠,年均减少向黄河输沙200万吨......这样庞大的“绿意”背后,是鄂尔多斯供电公司破难解难,将不稳定的光能汇集送出的决心;是电力人把自己捆在铁塔上,和沙漠里的风成为好朋友的笃定;是项目部从最开始对恶劣环境束手无策,最终无缺陷送电、建成精品工程的韧劲。而这些,对于鄂尔多斯供电公司的这五年来说,也只是了了一篇而已。
伊金霍洛旗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220千伏提莲线为“阳关牧场”带来年发电量9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伊和乌素(杭锦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配套220千伏线路工程保障了上海庙特高压配套杭锦旗80万千瓦清洁能源送出.......五年时间,鄂尔多斯供电公司加足马力开展电网工程建设,在保障“绿电”加速并入主电网、助力新能源规模外送的同时推动鄂尔多斯地区电网向绿色、低碳升级转型,将电网发展规划与能源产业发展、特高压外送、西电东送通道有机结合,建设并送出多项“沙戈荒””大型项目配套工程,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市发电总量比重达到13.39%,新能源装机达到2213.45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达到37.14%。
鄂尔多斯供电公司用五年岁月,大力推动鄂尔多斯电力绿色转型,织就了一张稳定高效的新能源消纳网,让绿电“发得出”也“送得出”,温暖千座城也点亮万家灯。
来到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者基地,2018年一期项目并网发电,2022年二期并网发电,2024年、2025年各类配套工程送电不止,光伏板绘就的骏马图昂扬的脚步从“十三五”到“十四五”从未停下,成为了沙漠名副其实的“绿色盔甲”,板上发电、板下种植、一地两用、农光互补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在坚强电网的守护下发展壮大。另一边,在因煤而兴但受“碳”所困的问题困扰下,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区鄂尔多斯市零碳产业园区在伊金霍洛旗蒙苏工业园区应运而生,园区内80%的能源直接来自风电、光伏和储能,另外20%的能源通过电网回购绿电,同时利用循环水,全程碳排放抵消归零,从而实现100%的零碳能源供给,这种自产自用,不足靠网的零碳模式在全国都经验寥寥,鄂尔多斯供电公司摸索向前,为零碳产业园区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绿电。
当风从光伏板的空隙间穿过,牛羊成群成为光伏“蓝海”下的斑驳白云,当大型风力发电机安静转动,每旋转一圈产生的30度绿电直接参与零碳循环与智能生产线,最终凝结为每日下线万颗高性能动力电池电芯,产业增绿、发展向绿,坚强电网全力渲染了工业经济高质量升级发展的亮丽底色。
五年来,让电等企业发展不是空口号,等的不仅仅是时间,而是从基地建设、企业入驻、产业发展之前就提前获取需求超前布局电网的主动用心,是办电“一次都不跑”的便捷贴心,是协助接网送电前“自己多跑路”的现场对接协调,是为了支持企业负荷生产需要、推动能源转型跑出的电网建设“加速度”。
2021年至今,建成110千伏江明沟变电站、220千伏掌岗图变电站双电源枢纽,架设线余公里,形成覆盖远景能源、九泰热力等企业的电力“生命线”;推动达拉特旗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50万千瓦防沙治沙一体化工程接网送电,多部门联合提出整改缺陷并提供线个多月并网让沙丘更快变绿;提前半年建设完成鄂尔多斯在建的最大光伏基地配套工程,进一步推动鄂尔多斯市能源结构优化......坚强电网作脊梁,风光无限作翅膀,各类产业披“绿”向前、高歌猛进。
穿越5400多公里的大地,滔滔黄河在祖国北疆绘出波澜“几”字弯,而鄂尔多斯就是母亲河“几字弯”怀抱中的一颗明珠。明珠之地自有明珠之光,在习指引下,鄂尔多斯市打响“三北”工程攻坚战,主战场就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治黄少不了治沙,治沙少不了电力,从“与沙博弈”到“与沙共舞”,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电力人在这五年已经交出了答卷。
鄂尔多斯供电公司输电管理一处输电四班,班组一共10人,多少年都在和毛乌素沙漠打交道他们负责维护乌审旗、伊旗地区共计698公里的电力线路,其中31%深入毛乌素沙漠腹地。“我们平均每年需要徒步沙漠40公里进行巡线消缺。”输电四班班长张丽鹏说道。但是走的再多再远,这10个人也有一个“怪癖”改不掉,他们总喜欢在工具包里带几株沙柳树苗,种在巡线的路上,节省出自己喝的水浇给小树苗,下次再走这条路时再去看看、摸摸,他们护着那些树苗,就好像护着电力向“绿”的希望。
鄂尔多斯供电公司共计30余个基层班组或位于沙漠腹地、或工作业务涉及沙漠领域,他们全力在沙漠的风蚀、风沙的输移和堆积中保障电力设备稳定运行,与此同时全力推进相关配网工程建设,解决用电“卡脖子问题”;推进清洁能源工程建设,让“电”代替“煤”将绿色温暖送进客户家中;推进杭锦旗村级光伏帮扶电站项目高效实施,构建“光伏+村集体+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让客户真正受益、让绿色产业真正发展,让“绿”真正在沙漠上留下来。
治沙的脚步不仅仅在沙漠腹地,田间地头也有治沙的路子。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有效遏制土地沙化,在达拉特旗白泥井镇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现场,一个个崭新的标准化台区由高高的杆塔和银线相互连接,一直延伸到田间地头,24 台新增变压器、15 台智能断路器以及 3.4 公里新建线路将投入使用,能够满足 1.6 万亩农田从播种到灌溉的全周期用电需求。
耕种、灌溉的智能化离不开电,对电的要求也更高,为了让高标准农田建的更多更好,鄂尔多斯供电公司通过新增配变、增容改造配变、新建及改造供电线路等措施,全力加快高标准农田配套电力设施施工建设,开通重点项目火速办电通道,并安排电力服务员定期走访农户,宣传惠民政策、对电力设施全面“体检”、宣传安全用电知识......电力服务员对辖区内每一块田地都如数家珍,和农户变成了好友。不仅仅是这五年,接下来的五年、十年,一代代的电力人都会传承延续下去,师傅带着徒弟,班长带着班组成员,把电带到田里,带到乡间,以“电”之力与“绿”共生。
时代缩影至此,一项项电力工程共同构成服务自治区“两件大事”的战略拼图,五年间,鄂尔多斯供电公司聚焦建成绿色、坚强网架,重任不重,遇难克难,走出一条越来越宽广的绿色发展之路,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朱惠韬)





